对撞机|零壹对话:黑话—身份—区隔
编者按
接续着佳蕙在《从“梗”到“花名”,粉丝文化的“黑话”形成初探》中的介绍,零壹Lab围绕着网络空间中的话语阵营所带来的身份—区隔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在看似具有流动性、开放性的网络空间,一道看不见的壁垒与约定俗成的交流机制在逐渐固化。进入网络空间的已不再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个个表现出来的、由网络发言与立场构成的身份,一种种被压缩和抽象的“姿态”(gesture),并且在与其他身份的认同或对抗中不断地进行自我确证、自我巩固、自我强化。线上如何对线下造成影响,线下又如何对线上进行侵占?网络空间在当前还存有多少开放性,抑或其开放性正不断被揭示为幻影?对于黑话—身份—区隔的讨论,为这些问题带来了新视角。
苗青
看到了佳蕙学姐关于“黑话”和“梗”的飞页,发现自己对文章提及的“花名”几乎一无所知,仿佛活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之中。虽然一提到“花名”自己的脑海中也会冒出不少词,但是与之完全不同。这种感觉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最近正变得愈来愈明显。
生活在各自越来越宽广的“信息茧房”中,被拓宽的只是我们“习惯的视野”,我们的观点在相似的观点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确认”;而其他的观点,我们越来越不想看到,或是在大数据的“精准化推送”中,越来越没有机会看到。如果把不同APP的用户放到一起,争吵将变得不可避免。而这种用户群之间越来越明显的“差异性”也成为了互联网公司希望看到的结果:他们选择将用户“紧紧抓住”,APP之外的“网络世界”变得可有可无;而我们在网上冲浪时也基本默默遵守了这一“不成文”的规定,不会轻易“跨服交流”。
不仅仅是互联网世界内部变得越来越分裂,互联网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裂隙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一些在网上“热火朝天”的话题在现实中似乎并没有激起“多少水花”,网上“水火不容”的人在现实中“和平”共存。网上的言论对现实行为的影响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即使我们的“网瘾”变得越来越大,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互联网中。互联网确实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但却没有“交融”在一起;相反,二者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明显,我们也开始越来越注意区分二者。现在的主流似乎是在劝大家“抵制”互联网的诱惑:在网上聊天比在现实中聊天更像是在浪费时间,和“真人”接触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网络中“点赞”带来的成就感被否定(但互联网的点赞功能也从未被“管制”)。看到有人说,互联网的存在让现实中的弱势群体被“挤压”到线上,让他们不再关注现实中的不公平。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线上线下的种种“分裂”呢?互联网是已经存在的“对立”和“矛盾”的“放大镜”吗?
梅溪
在我看来,互联网不是放大镜而更像是望远镜。互联网的能力和作用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场景”(之间的惯有区隔)。我们很可能会在享受美味午餐的时候突然了解到新垣结衣结婚和三浦健太郎逝世---也即,我们在午餐的场景中接入了来自外部世界其他两个场景的信息---请问,此时此刻,我们是应该先以日剧粉身份参与戏谑吐槽还是先以二次元身份表达悲伤?
本雅明在讨论都市生活的时候曾指出:都市里的行人都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就是对周遭的事件视而不见,以此来作为一种缓冲机制,抵御都市中不停发生的事件对自己造成的冲击。如果把戈夫曼的理论稍做延申,也就能得出:前台场景的区分和区隔,避免了我们在同一时间被卷入不同的情绪,事件和表演。互联网的出现可以说将无数,更多的场景联系到了一起。这意味着,我们其实需要一个类似被都市规训的过程来重新适应互联网带来和建造的mega-virtual-metropolis,我们需要学会去过滤和筛选场景,乃至修复自身所熟悉安适的场景,才能避免被各种卷入,耗尽自己,进而失去了关注线下世界的时间和精力。问题在于,我们还没有这样的“互联网教育”。
随着感知设备的升级和遍布,互联网会变得越来越像望远镜+放大镜,而要在这样的镜子世界很好地生存下去,我们需要有“反光镜”或者自己成为反光镜。
佳蕙
苗青提到“网上‘水火不容’的人在现实中‘和平’共存”。这让我想起时不时会在豆瓣的韩娱类小组中出现的一类讨论,我将其称为界限类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是:如果我现实中的朋友喜欢我爱豆的“对家”(指旗鼓相当,具有很强的竞争关系),如果我和我现实中的朋友嗑的CP互为“拆家”(指两个人嗑的CP中一方是相同的,但另一方是不同的人),我该和TA怎么相处?如果我现实中的朋友喜欢有大量“黑料”的爱豆,尤其是触及了我的底线的黑料,我是否应该劝阻TA?
评论的风向大致如此:不该劝阻,不要干涉和教育别人怎么追星。观点的冲突不该影响现实中的友情。如果真的很介意,视自己和那位朋友的亲密程度决定。比较理想的状况是自己表达了自己的倾向之后,双方可以绕过这个话题互相不提起。不那么理想但也可以接受的状况是:当朋友仍旧提起时,自己以糊弄的方式应答。与朋友因网络观点的冲突而疏远是最不理想的情况。
无论具体是怎样的回答,背后透露的信息都是:主动避免将网上观点的差异成为现实中的矛盾,影响现实中的关系。人们主动进行网络和现实的区隔,努力将网络从现实中剥离,为的是保证网络和现实两个身份分别的完整和独立。这与苗青的观察一致,尽管互联网越来越深入现实生活,但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区分两者。
但我认为有一些方向性的不同。苗青提及的是从现实出发去拒绝和抵制网络的影响。而上述的例子是从网络出发,互联网用户们想让网络世界“圈地自萌”,主动减弱乃至希望消除网络对现实的影响。也即,互联网并没有像它的发明者所期望的一样让人们“互联”,反倒使得人们主动将自己变成孤岛。这导致的结果其实是: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人们的有效交流都减少了。我好奇这种自我主动孤岛化的成因。换言之,人们为什么如此担忧和恐惧,以至于选择减少有效沟通来保护自己?
这个问题的答案依旧存在于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中。人们之所以主动使自己成为孤岛,尝试将网络从现实剥离,正是因为网络和现实已经深刻交融,二者无法被简单完全地分开。很多时候人们讨论和警惕网络世界对现实的挤占,但我认为现实对网络世界的挤占同样值得讨论。
互联网早期,人们之所以愿意在网络世界中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是因为人们认为网络世界是安全自由的,独立于现实世界。网络身份和现实存在被视作可能相关但不完全绑定,也并不完全相同的个体。人们在网络世界的交流可以仅停留和属于网络世界,不受现实世界的影响和控制。
但现在的网络世界被现实大量涌入和侵占,网络世界自身的独立难以保障。实名制,绑定手机,刷脸验证,现实世界对网络世界的渗透无孔不入。在这种渗透乃至控制下,人们的网络身份很难不受现实存在的影响。另一方面,技术方便了通过网络身份追查现实存在,比如“人肉”,这在技术上甚至已经变得简单方便。
现实世界对网络世界虎视眈眈。人们在网络世界中发表观点时,头悬名为现实世界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安全的环境导致人们不得不自我审查发言内容,以避免惹祸上身。按照这个思路,人们主动将网络世界从现实世界中区隔,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侵占网络世界的抵抗。线上线下的种种“分裂”不仅是苗青所说一种被动的从线下到线上的“挤压”,也可以是一种主动的从线上到线下的“割席”。
这种抵抗可能有多种方式。之前撰文提过的梗-花名-黑话体系是其中一例自我割裂的尝试:通过创造出特殊语言系统来表明和保护特定的网络身份,这样人们在表达相关观点时就更为安全---因为没有习得这个体系的人无法看懂这个语境内的讨论。而且,这种语言和日常线下使用的语言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避免将线上的观点碰撞转换为线下的冲突。
另一种抵抗的方式则略为极端,即在无法剥离现实身份的情况下选择彻底放弃网络身份。比如因为无法接受绑定手机等规则而放弃特定的社交媒体。但这也就彻底放弃了在网络世界发声的权利。这依旧是现实侵占网络的消极后果,网络应有的开放互联被封闭断裂所替代。
苗青
佳蕙学姐的上述回应提供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角度:有人并不是“被挤压”到网络世界之中,而是主动选择“退居”到网络世界中,以便尽量使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没有交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网络世界确实代替现实世界承担了一些私人或是公共的东西,形成了多个新的身份;但是二者的绝对分离也许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想起之前零壹谈数字遗产的问题,如果我们在网上留下的“遗产”和现实中留下的“遗产”并不一致,两种“人设”发生了冲突,这是不是一种“社会性死亡”呢?(与肌体上的死亡相对)
网络世界的“封闭性”是针对我们现实中的“圈层”而言的,很多网民在现实中也许已经树立了几个人设,在网络世界中又多了几个,经常被提及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同样可以被应用到当下:网络世界的不断扩张让“前台和后台”的空间被不断扩大,网络空间也像现实一样分化出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边界却越来越模糊,至少不像现实世界中那么分明。
网络世界中的身份问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仍是我们越来越无法避开的问题。网上的言行已经不仅仅影响用户作为“网友”的形象,还会对用户现实中的形象造成冲击,尤其是公众人物,在非官方社交账户上的发言屡屡被当作“翻车”的证据。认真经营网络形象也不再是“网红”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网络身份中获取一些现实中的“利益”。网络和现实中的“不协调感”也成了我越来越在意的点。比如公众人物或是普通网友在网络上的言论问题,之前错误的发言能否作为评判其现在行为的依据?“言语就像风”似乎并不适用于网络世界,“言语”几乎成为了网络中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在回应一位网友之前,很多人会习惯性地点开其主页来“预判立场”,甚至出现了收集一个ID在一个APP中所有发言的程序。“言语”的力量似乎在网络世界中被放大了,甚至超出了行为本身,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说了什么,也许是,对于大多数网友而言,网络世界只是提供了一个“说”而不是“做”的地方。
最近又看了一遍《夏日大作战》,虽然故事算不上多么精妙,但这种现实身份和网络身份重叠,共同承担责任的设定还是蛮有趣的,尤其考虑到在电影上映的2009年,当时互联网的影响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大。而在最后,所有人都将现实中的身份代入到了互联网身份中,两种身份得以“坦诚相见”,二者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和谐状态,地球和家族也在这一刻得到了拯救。这更像是从彼刻起就已经预见到或是开始期待的网络乌托邦?
主编 / 付梅溪
责编 / 傅春妍
美编 / 傅春妍